長篙現代詩文選

Pic 1

個人詩觀

主張詩歌突破傳統而又不脫離傳統,力求用最簡潔易懂的語言表達更深的道理;描寫生活,平樸自然而又不拘泥形式,脫俗而創新的思路;追求個性自由和自然的表達方式;注重感受,有思想的作品;反晦澀,故作。

-- 長篙現代詩文選《渡口》 --


 

寫詩日記選

 

(三)書法與詩

 

  書法是一門藝術,與繪畫一樣,具觀賞性,集精神、氣質於一體。書法很古老,研究她是一門學問。

  學習書法中,先必須懂得欣賞,我們在最初的模仿階段,無論是歐陽詢還是柳公權的書法,先根據自我的心中的標準去衡量。這個過程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:

  一、四個階段

  1、模仿時期

  往往對那些特別入格,體型優美的書法特別感興趣,因此在排斥那些好象不入格,對沒有形的書法產生懷疑,那也算好書法?其實這是不懂書法,你是那麼講究,漢字中的一撇一捺,一橫一豎都相當到位,因為你在模仿期.對詩歌也是同理,學習詩歌的典範,學習名作,學習他們的格調,你在初習時期,也當然也排斥那些無形,無律的東西,懷疑這些是不是偏離了詩歌的標準。

  2、模仿中期

  通過不斷地學習,在理論與實踐中漸悟。你發現書法家們的精神內涵不只表現在表面,那些書法家的氣質,反映在不同的書法形態中。他們自成一體,你醒悟了,原來認為不好的作品,你看到他們的有形的東西,你開始發展自我,培養自我個性,在詩裏面也是同理,那些詩,表面上很張,或者說脫離常用手法,當漸漸領悟這種無形的擴張,就不再拘泥于原來的認識。

  3、成熟階段

  通過學習後,基礎牢固了,也能包容一切了,這逐漸上升到一種高度,你看到了有些人在山下,他們仍在模仿,學習,仍在進步,同時也想提醒他們。

  你有了自已的個性,書法自成一派。這時候,你再看過去認為不好的書法,才豁然開朗。原來那些“零七八碎”的書法,他們有著自已的體,而那種體不是模仿來的,看不到在書寫過程中的思維的停頓,沒有刻意的講究,一氣呵成,行雲流水。你此刻無意中包容了一些缺陷,就象看一首名詩一樣,不再吹毛求疵,而是去體會作品的優良,去發現作者的內心。這是否一種進步,他克服了所有束縛,是一種完全的發揮。

  4、純青階段

  這更是一種高度,這種書法的完善,就象王羲之的“蘭亭序”一樣,在酒後自由暢寫,象李白醉酒之後“雲想衣裳花想容”。在此,並不提倡無意識創作,而這種表露是一種真正的靈感,一種激情,一種有著堅實書法基礎的必然結果。讀這樣的作品是否是一種陶醉,不是浮在表面的人云亦云的體會,當你上升了,再去學習,就會感愛到不同的結果,這也是名作讀千遍不衰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