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篙現代詩文選

Pic 1

個人詩觀

主張詩歌突破傳統而又不脫離傳統,力求用最簡潔易懂的語言表達更深的道理;描寫生活,平樸自然而又不拘泥形式,脫俗而創新的思路;追求個性自由和自然的表達方式;注重感受,有思想的作品;反晦澀,故作。

-- 長篙現代詩文選《渡口》 --


 

寫詩日記選

 

(六)兩條基本理由

 

  主題詞:深刻感受、思想情操

  本人對詩的感受越來越深,可能也是在進步吧。詩很難寫,這是公認的。到目前為止,我越來越認識到“深刻感受、思想情操”這兩點的重要性,它是詩生命中的精髓,缺一不可。

  深刻感受:詩是文學的一種表達方式,自然離不開文學的基本規律。小說、散文,對文中所表達的一切,最基本的也是感受。對社會,對個人。一切藝術的靈感也來源於感受和情感的流露,這種體會是深刻的;當一種表達方式上升到純理論的說教後,似乎那種感受不深了;不,這往往是對這種表像而產生的更深層次的反映和感受。

  小說裏的人物、情節很具體形象,容易被人理解,認為作者對所發生的,所描敘的現象是有深刻體會的。而詩人的感受通過表達出來的方式卻千變萬化,通常我們反映最激烈的就是我們個人的情緒化,詩裏面的表敘無不表現在心理描寫:或憂或歡、或喜或悲;這類詩容易寫,因為作者感受最深刻;相反,對大眾,對他人的感受就難寫了,這也是我們詩人回避大眾生活的基本原因,大眾的詩不好寫,而有一些的大家詩人卻在努力地尋找適合大眾、能夠走出自我,培出對大眾的激情。這樣,看詩的作者會理解更多,作品的意義和流行將更廣。

  注:所謂的深刻感受,指通過包裝,利用詩的形式巧妙地掩人耳目,其實詩裏面我們可以看出,作者在極力為自已找理由,在偽裝。作品裏卻沒有絲毫感受,雖然有一點感受,也是那麼膚淺。這樣的詩有些很花俏,卻能騙過我們的評論家,並捨身為其大吹,這是有危害的。另一種是故露的假感受,沒有真實感,讀後讓人不實在,儘管用詞高妙,詩的技巧精湛,我仍然不會提倡。而通常口語詩能有較深的生活感受,但卻相對來說就少了些詩意和美感,這也是我們所爭論的地方。

  思想情操:詩是文字的組成,直觀地把自我剖析給讀者。所以,詩就是詩人,別人誰也不能替代你,你表達出的思想,你流露出來的感情,無不是在傳達和展示你這個人。因此,沒有高尚的情操、沒有理解透徹的能力、沒有寬闊的胸襟、沒有優雅的舉止、沒有高貴的人格……你是寫不好很優秀的詩的,不要報導那些骨子裏的苦水、不要去傳遞你個人的私隱、不要讓別人來分擔你個人的苦,你有能力去支配這些行為。因為,詩人比普通人的承受力更強,比常人更堅定,比他人更偉大。否則,你做不了大詩人,什麼詩別人會記住?要寫就把詩寫好,要不,你去寫日記好了。我們看到的《桔頌.屈原》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”……

  關於其他:一首好詩僅有這兩點是不夠的,上敘兩點只是一種寫詩的基礎,以後可能會找到更合理的解釋。這兩點反映在其他文學同樣重要。詩要求的更多,本人在其他日記中有記錄。在追求新,深刻,技巧的同時,千萬別忽略了這基礎性的兩條。

 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6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