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 字 話 題 真 有 趣

 

(原稿撰於2012.72024.4.5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週報)

 

 

    我從一字之缺,一字之差,意義變更,不可不慎說起;繼而談到電腦簡繁字體轉換的操作,容易出現差錯,應該留意。雖然簡單描述,也引起部份讀者的關注,內心感覺安慰。

    有位朋友對我說:「怪不得上次我閱報讀到『鬥膽』的詞句,經你一提,我才知道那是『斗胆』的簡繁字體轉換所致。」又說:「牡丹紅劇本裡的幾個缺字。竟是扭轉全部意義,越想越有趣。」

    的確,中國的方塊字,傳統上稱為漢字,真正很有趣。字的本身四平八穩,由圖畫般的象形、指事中演變而來,每個字都有其獨立的藝術性,何以會造成這個字,為什麼筆劃是這樣子,逐一研究,包管花費不少時間,而且趣味無窮,讓人樂在其中。

    漢字由於形狀方塊,排列比較容易,上古時代的甲骨、金鼎,或進展到編蒲草,削竹筒,刻劃與書寫,都是由上而下,由右至左,直到發明印刷術,仍然沿襲這傳統的規則。近代則有所革新,受到西方拼音字母橫排所影響,漢字也跟隨轉變為橫行,加上電腦的應用程式,更要由左至右的橫排才方便操作。幸好,漢字有其特殊的優點,無論直書橫寫都可以,無論由右至左或由左向右,完全不成問題;甚至可以作圓圈擺放,循環閱讀,這是世界上任何文字所沒有的。

    漢字個體獨立,每字一義或多義,串聯起來成為詞句,表達整體含意,標點符號的作用就很重要,不同的分句會產生不同的概念。民間通俗皆知的笑話:「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」,就是最佳例子。

    漢字又是逐一相加的組合,有時疏忽顛倒,令意義全非。傳說慈禧太后批示某將軍請辭,幕僚書冩:「將軍雖老,然下部可用!」竟把「部下」倒置,老將軍被嚇得一身冷汗。

    漢字又可上下左右閱讀,橫排尤須小心,措詞造句必要再三推敲,以免令人誤解。老一輩人士會聽過豬鬃牙刷的廣告;「包不脫毛」,結果被用户投訴質量差,生產商狡辯:「我已聲明毛脫不包呀」!「倫敦日本」,地方專有名詞,由右向左變成「本日敦倫」,今天做愛啦!

    還有一些差錯是造句措詞不當,在相連的字裡行間會發生了疑義,在每日報紙的新聞報導,編者命題急速,更須謹慎。譬如有則新聞這樣大字標題:「國營店生意低落,私人性交易提高」,裡面的「私人性交」就特別礙眼。又有篇勸世文章,規勸「做人要具備勇氣,富有創造性生活。」是「創造性」生活,還是創造「性生活」?香港有一首粵語流行歌曲,《願妳今夜別離去》,既可解釋:別(不要)「離去」,也可當作「別離」去吧!

    在以上的一連串簡單擧例,就看到漢字的豐富多姿,趣味無窮。其實還有更多的有趣話題,比如同是漢字,在民間各種方言的運用上也發生差別,就以潮語和粵語比較一下,潮語的「打炮」是燒爆竹,「鹹濕」是吝嗇;粵語却含貶義,不雅,「打炮」指男性跟女性做愛,「鹹濕」是指有淫穢色情的意念。

古代漢字流傳到越日韓三國,也發展出一些不同的使用方式,翻譯必須留意,如果根據中國漢字的正常解釋,那就大錯特錯。譬如越南語的「下賤」,不是下流賤格,而是吝嗇;「包皮」,不是男性陽具的皮層,而是指包裝物件的箱盒。「擒」不是捕捉,而是拿取,「曰」不是說,而是寫,如此種種,不勝枚舉。日文也一樣,說起「寫真」

,是我們的攝影,「無料」,是我們的免費,以前在越南放映一齣日本電影《手槍》,銀幕出現的漢字却是「拳銃」。韓語我所知不多,據說其含意與漢語的意思更是明顯不同,漢語的「以身作則」,韓式漢語是「率先垂範」,而「工作」變成「勤務」……。

太多了,漢字話題永遠說不完,真的非常有趣。